煤矿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悬浮固体、溶解性有机物和重金属等污染物,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。传统的煤矿废水处理方法存在处理周期长、处理效果差、占地面积大等问题。而一体化煤矿污水处理设备通过集成化的设计和先进的处理技术,能够高效地去除废水中的污染物,达到环保排放标准。
一体化煤矿污水处理设备采用了多种处理工艺的组合,包括物理处理、化学处理和生物处理等。其中,物理处理主要包括过滤、沉淀和吸附等方法,用于去除悬浮固体和颗粒污染物。化学处理通过添加药剂,使污染物发生沉淀、凝聚或氧化等反应,以达到去除污染物的目的。生物处理利用微生物的作用,将有机物降解为无害物质。
一体化煤矿污水处理设备的安装需结合设备特性与煤矿环境要求,遵循以下专业步骤与注意事项:
一、基础施工与设备就位
基础准备
根据设备安装图与基础图,浇筑混凝土底板,要求基础平均承压≥5t/m²且水平度误差≤5mm。
若设备埋于地坪以下,基础标高需低于地坪0.5m以上,四周挖掘宽度、长度离基础边线≥500mm,预留管道安装空间。
基础保养期结束后(通常≥7天)方可进行设备安装,防止因混凝土未固化导致沉降。
设备吊装与定位
使用合适吨位吊车(如10吨以上)将设备吊运至指定位置,避免碰撞或倾斜。
按说明书要求调整设备方向,确保筒体位置、间距准确,误差≤10mm,防止后续管道连接困难。
应用绷带或抗浮环将设备与地基固定,防止地下水浮力导致设备上浮。
二、管道与电路连接
管道安装
根据安装图连接进水管、出水管及排污管,使用橡皮垫或密封圈紧固接口,确保无渗漏。
煤矿污水含泥沙较多,管道坡度需≥2%,便于排水与防止堵塞。
出水管口应低于地坪0.4m,避免污水倒灌。
电路连接
将电控柜控制线与设备接通,接线前确认风机、潜污泵电机转向与标识一致,防止反转损坏设备。
电控柜需放置在通风干燥处,避免日晒雨淋,接地电阻≤4Ω,防止漏电事故。
煤矿环境需选用防爆型电控柜,符合MT/T 661-2011《煤矿井下用电器设备通用技术条件》。
三、设备固定与试水检测
设备固定
设备就位后,用混凝土或膨胀螺栓将设备与基础固定,防止运行振动导致位移。
注入清水(或模拟污水)至设备充满度≥70%,检查各管道接口、法兰处是否渗漏。
观察设备是否因地下水浮力上浮,若存在上浮风险,需增加配重或加固基础。
试水与调试
启动水泵、风机,检查运行是否平稳,噪音≤85dB,振动值≤5mm/s。
观察生物膜培养情况(如接触氧化池填料),通常需7-15天形成橙黄色或黑色生物膜,表明处理效果达标。
调整曝气量与污泥回流比,确保出水水质符合《煤炭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》(GB 20426-2006)。
四、覆土与后期维护
覆土与平整
试水合格后,用土填入设备四周间隙并夯实,人孔盖板需高出地坪50mm,防止雨水倒灌。
确保进气口畅通,避免覆土堵塞影响设备运行。
运行维护
定期清理格栅、沉淀池杂物,防止管道堵塞。
每季度检查风机、水泵轴承润滑情况,及时更换磨损部件。
每月检测出水水质,若COD、SS等指标超标,需调整药剂投加量或曝气时间。
五、煤矿环境专项要求
防爆与防腐
煤矿污水含硫化氢等腐蚀性气体,设备内壁需涂刷环氧树脂防腐涂料,厚度≥200μm。
电机、电控柜需选用防爆型,防护等级≥IP65,适应煤矿潮湿、多尘环境。
安全防护
设备周围设置防护栏,高度≥1.2m,防止人员误入。
配备应急排水泵,防止暴雨导致设备淹没。